儘管印巴衝突升級,但三天後多數國際媒體卻明顯降低報導強度。根據觀察,至 5 月 10 日,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中國的《環球時報》等大型媒體,都未將印巴衝突列為首頁頭條,顯示各媒體對此事件的重視程度與立場策略有所不同。
《紐約時報》的首頁就未突出印巴消息,但稍微向下則可見標題為《India and Pakistan Escalate Attacks to Military Bases》(印度和巴基斯坦升級對軍事基地的攻擊)的報導。
內文指出,巴基斯坦指控印度向其三處空軍基地發射空對地飛彈,並稱其已發動報復。該報也一併整理舊文,並放在相關內容欄位中。
《華盛頓郵報》則在 5 月 10 日發表題為《Pakistan strikes sites inside India, bringing nuclear rivals nearer to war》 (巴基斯坦打擊印度境內目標,核對手走向開戰邊緣)的報導,語氣警告印巴兩國作為核武國家,若持續報復行動恐將導致南亞局勢失控,引發全球關注。
與美中媒體的低調相比,英國《衛報》則顯得相對積極,推出專題文章〈India-Pakistan military reprisals escalate: what we know so far〉》(印巴軍事報復升高:目前已知情況整理),完整整理印巴近期軍事互擊的背景、過程與可能後續影響,為歐美媒體中少數仍持續深度追蹤此議題的代表。
俄羅斯《塔斯社》(TASS)則將印巴緊張局勢列為當日四大新聞之一,並引述巴基斯坦《GeoTV》報導指出,印度對巴方數個空軍基地發動連續空襲。俄媒將此次衝突描述為「迅速惡化的邊境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環球時報》、《新華社》與《環球電視網》等官媒也持續以巴基斯坦觀點報導衝突,重複引用巴方說法,並強調「印方尚未對行動作出公開回應」。
自印度針對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營地發起「辛多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以來,印巴邊境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印度武裝部隊的這次行動是為了報復巴基斯坦對帕哈爾加姆(Pahalgam)的恐怖攻擊。
據悉,巴基斯坦激進組織「虔誠軍」(Lashkar-e-Taiba, LeT)分支「抵抗陣線」(The Resistance Front, TRF)聲稱犯下的帕哈爾加姆恐怖攻擊事件,該事件於 4 月 22 日造成多人傷亡。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