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慧(AI)競賽升溫之際,美國國會於 5 月 8 日舉行了一場高規格 AI 聽證會,聚焦「贏得 AI 競賽」策略。包括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超微半導體 (AMD.US) 執行長蘇姿丰、CoreWeave(CRWV.US) 與微軟 (MSFT.US) 領袖皆出席,針對 AI 基礎建設、監管政策與對抗中國提出關鍵建言,展現美國強化 AI 國力的決心。
這場主題為「贏得 AI 競賽:強化美國在運算與創新的能力」(Winning the AI Race: Strengthening U.S. Capabilities in Computing and Innovation)的聽證會,由美國參議員 Ted Cruz 主持,旨在討論美國如何在這場全球 AI 軍備競賽中保住領導地位。
核心議題包括 AI 技術基礎建設、半導體供應鏈、人才政策與與中國的競爭局勢。
Altman:AI 不再是未來幻想,美國須大舉投資運算與人才自由流動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表示,AI 已成現實,並快速影響科研與教育。他強調美國必須立即投入更多資源於 AI 所需的能源、算力與資料中心等基礎建設,才能支撐 AI 的發展。
Altman 聚焦於四點,包括:
- 提升 AI 基礎建設:強化能源與晶片供應鏈。
- 反對過度監管:Altman 表示,「預先評估制度會毀掉創新」。
- 吸引全球人才:維持美國 AI 領導力的核心優勢。
- 強調創新氛圍:Altman 稱美國獨特的創新氛圍和創業精神是 AI 革命的關鍵推動力,而 AI 革命如同當年網路革命,只可能在美國發生。
蘇姿丰:半導體是 AI 核心,需提升美國在晶片製造與封裝的競爭力
超微半導體執行長蘇姿丰強調,AI 硬體基礎是美國競爭優勢的根本。她指出:
- 從晶片到應用到全面技術堆疊,美國都需領先。
- 支持先進晶圓與封裝技術在美本土投資,例如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房。
- 蘇姿丰提出五大政策建議:強化基礎建設、開放 AI 生態系統、建立穩健供應鏈、吸引全球 AI 人才、平衡 AI 技術出口。
她警告,若技術無法在全球被廣泛採用,美國的領先地位將面臨挑戰。
CoreWeave:AI 時代的新型基礎建設迫在眉睫
AI 雲端服務公司 CoreWeave 執行長 Michael Intrator 則指出,現代 AI 運算需大量 GPU、高速網路與冷卻設施。
Intrator 分享了 CoreWeave 的驚人成長數據,稱公司在 15 個州經營超過 30 個資料中心,管理超過 25 萬個 GPU,使用 360 兆瓦的電力。
在短短兩年內,公司營收成長了 12,000%,達到 2024 年的 19 億美元。這一增長不僅證明了技術的實力,也顯示了對先進 AI 基礎設施的全球需求激增。
他建議美國政府從四方面著手,包括:穩定戰略投資、擴充能源基礎設施、確保全球市場準入,以及推動公私部門合作與人才培訓。
此外,他還特別警告稱,中國正快速擴張其 AI 能力,美國不能坐以待斃。
微軟總裁 Brad Smith:推動 AI 創新,不能忘記全球影響與倫理
微軟總裁 Brad Smith 認為,AI 成功必須仰賴硬體、開發者到應用層的全面整合。
他提出維持美國領先的三大要素,包括基礎設施創新、推動 AI 廣泛應用,以及重視出口與國際連結。
他強調,美國若要領導 AI,必須保持開放態度,確保 AI 技術能在全球良性擴散,否則其他國家可能轉向替代性方案。
他呼籲,AI 發展應「以人為本」,避免技術變得凌駕人性。
美中 AI 競賽成焦點:中國加速國家級 AI 佈局,美方嚴陣以待
此外,會中也不乏對中國 AI 崛起的擔憂。參議員 Ted Cruz 指出,中國將 AI 列為國家戰略核心,並投入製造與國防等產業。
對此,Altman 直言:「美國必須引領 AI 革命,我相信我們的價值觀與安全策略比中國更有全球說服力。」
蘇姿丰則補充說:「如果我們無法讓世界各地使用我們的技術,就會有其他替代方案出現。」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