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舉行了超過三小時的會晤,旨在為烏克蘭戰爭尋求停火,但最終未能達成任何具體協議。川普在會後表示,雙方在關鍵議題上取得了進展,但他也坦言:「在達成協議之前,就不算有協議。」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峰會結束時,雙方對談判細節著墨不多。一向健談的川普只表示,兩國代表團在若干關鍵議題上取得了進展,但又補充說:「我們還差一點點。」
會後,川普也向普丁表示:「我們大概很快還會再見。」普丁隨即插話,稱下次會晤可在莫斯科舉行,川普對此回應:「我覺得這不無可能。」
川普此次赴會,旨在爭取普丁同意在烏克蘭實施停火。然而,從普丁的表態來看,他無意接受川普尋求的立即停火要求。
普丁重申,莫斯科希望先解決這場持續三年半衝突的「根源性問題」,此說法普遍被解讀為指向俄方要求基輔非軍事化,並阻斷其加入北約的訴求。
紅毯與「野獸」座車:普丁的外交勝利
儘管未達成實質協議,但對於長期在國際舞台上遭受孤立的普丁而言,這次峰會本身就是一場重大的象徵性勝利。甚至在會談正式開始前,勝利的天平似乎已向他傾斜。
川普在阿拉斯加的停機坪上,於「空軍一號」專機內等候了 30 分鐘,直到普丁的專機降落。隨後,這位美國總統在紅地毯上熱情迎接普丁,兩人握手合影。
更引人注目的是,兩人同乘美國總統的裝甲座車「野獸」(the Beast)前往會場,這讓普丁獲得了與川普進行一對一交流的寶貴機會,而這恰恰是部分美方顧問希望避免的情形。
分析人士指出,能與美國總統舉行面對面會晤,本身就是普丁的勝利,而會晤地點選在 1867 年由俄羅斯售予美國的阿拉斯加,更讓俄方「如虎添翼」。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就在社群媒體上寫道:「三年來,他們一直在報導俄羅斯被孤立;而今天,他們看到的是為俄羅斯總統在美國鋪設的紅地毯。」
冷峻的會談與軍力展示
與初見時的微笑握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川普與普丁在會後記者會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表情冷峻。而極度重視公開活動「場面調度」的川普,也向普丁傳遞了關於美國軍力的強烈訊號。
兩人走在紅地毯上時,兩側列隊的是 F-22「猛禽」隱形戰機;當他們踏上台階時,一架具備核打擊能力的 B-2「幽靈」隱形轟炸機與四架 F-35 戰鬥機從頭頂呼嘯而過。
諷刺的是,就在兩國領袖會談期間,烏克蘭空軍通報,俄羅斯部隊對烏克蘭東部地區發起了新一輪的攻擊。
由於會後並未形成任何對俄方具有約束力的具體步驟,普丁可能因此得以繼續推進其在烏克蘭的戰爭,同時避免美國對俄羅斯石油實施新的制裁。
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Heather Conley 分析稱:「這場會晤在某種意義上把俄羅斯抬升到了與美國等同的地位,而這正是他(普丁)夢寐以求的。」
親克里姆林宮的媒體早前暗示,這次會晤會讓人想起 1945 年的雅爾達會議(Yalta Conference),當年美國與蘇聯將歐洲劃分為各自勢力範圍,而普丁顯然樂於與川普複製類似場景。
《華爾街日報》指出,普丁不太可能放棄終極目標:無論以軍事或政治手段,征服烏克蘭,進而重建蘇聯解體後莫斯科在歐洲失去的勢力範圍。
總部位於莫斯科的防務智庫「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Center for the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CAST)創始人 Ruslan Pukhov 說:「普丁發動這場戰爭,主要是為了終結冷戰後的國際秩序,也就是讓俄羅斯回到傳統意義上的大國地位,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並有權在其中設定規則。」
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資深政治學者、長期研究俄羅斯問題的 Samuel Charap 表示:「關鍵問題在於,這些是否足以令川普滿意。他要的是立即停火,而這極不可能。」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