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 (ASML Holding NV)(ASML.US) 正積極向印度爭取業務,因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正推動在地晶片製造,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艾司摩爾執行長福克 (Christophe Fouquet) 周二 (2 日) 在新德里舉行的 Semicon India 高峰會上表示,公司希望在未來一年加深與印度企業的合作。他指出:「我們致力於支持印度的雄心,不論是透過合作、知識交流或人才培育。我們的先進光刻解決方案能幫助印度晶圓廠實現尖端效能。」不過,艾司摩爾發言人拒絕透露可能的銷售時間表或設備型號等細節。
該發言人並補充,目前艾司摩爾在印度的業務「非常有限」。
莫迪正尋求建立可信賴的本土晶片產業,並期望印度製晶片最快能在年底前推向市場,為艾司摩爾機器開闢新的潛在需求。這一推動同時也被視為在川普政府對印度課徵高達 50% 的關稅背景下,莫迪強調自力更生與戰略自主的重要舉措。
印度政府已設立 7,600 億盧比 (約合 86 億美元) 的基金,用以吸引國際晶片製造商。雖然至今尚未有大型半導體企業承諾在印度投入巨額投資,但兩大計畫已在進行中:塔塔集團與台灣力積電 (6770-TW) 合作的 110 億美元晶圓廠,以及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 (MU.US) 投資 30 億美元的封裝與測試廠。
雖然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尚未承諾在印度投資,但據《彭博》稍早報導,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正在物色當地合作夥伴,計畫建設至少 1GW(Gigawatt, 百萬瓩) 規模的資料中心。
艾司摩爾的設備被廣泛應用於製造高階晶片,這些晶片被用於手機、醫療設備、軍事裝備以及人工智慧 (AI) 應用。印度在推動晶片產業初期,預計將鎖定技術水準較低的產品,而非立即切入支撐人工智慧服務所需的尖端製程。根據艾司摩爾提供的數據,印度半導體市場規模預計將在 2026 年突破 550 億美元,並在 2030 年達到 1,000 億美元。
福克此番表態,正值艾司摩爾對明年成長前景持保守態度之際,原因是貿易爭端持續拖累全球半導體銷售。近年來,艾司摩爾被捲入美國政府圍堵中國晶片雄心的行動。該公司從未能向中國出售最先進的設備,而美國主導的出口管制在近年進一步收緊,限制艾司摩爾可出口的機種,對需求形成壓力。
中國在第二季仍是艾司摩爾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台灣,貢獻其系統銷售淨額的 27%。其他主要市場包括南韓、美國與日本。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