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兩國就韓國 3,500 億美元對美投資承諾的具體執行方案,經過一個多月的貿易談判,近日出現關鍵進展。韓國外交部長趙顯透露,美方已提出新的提案,韓方正在慎重研究,顯示美方在「全額現金投資」立場有所讓步。
韓美雙方在 7 月達成了貿易協定框架,但核心爭議點始終圍繞在韓國承諾的 3,500 億美元對美投資結構上。韓國外交部長官趙顯表示,美方最初的提議是涵蓋貸款和貸款擔保的綜合方案,但後來卻突然要求「全額直接投資」,此要求遭韓方明確拒絕。
趙顯指出,美國提出的新提案雖然細節尚不夠具體,但確實從原先強硬的現金要求上「後退」一步,韓方目前正對此新提案進行審慎研究。
韓國經濟副總理具潤哲在國會發言時再次強調,韓國「難以承擔如此規模的現金投資」,並指出政府將以「國家利益最優先」的原則推進關稅協商。
具潤哲介紹,韓方已充分向美國財長貝森特說明了大規模現金外流可能對外匯市場造成的風險。美方已回覆「理解韓國處境,並將內部討論」。具潤哲預計於 15 日赴美期間與貝森特會晤,持續就包括貨幣互換協議在內的投資方式進行深入協調。
韓國政府曾提議簽署「無限制韓美貨幣互換」協議,作為替代現金投資、對沖外匯風險的方案。具潤哲認為,美方讓步顯示其已意識到韓國無法像日本一樣,一次性拿出數千億美元的現實,這對協商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儘管協商出現轉機,韓國國內對於該投資計畫的擔憂依舊存在。共同民主黨議員陳聲準批評,美國的單方面要求「難以獲得韓國國會批准」,若協議未經國會同意簽署,將對國民造成沉重財政負擔。有議員建議,與其投資 3,500 億美元以換取關稅下調,不如維持現行 25% 的關稅稅率可能更為合理。
韓媒普遍分析,當前韓美的主要分歧集中在對美基金的直接投資比例及資金結構。韓方主張多數應採貸款和擔保形式,而美方則傾向於現金出資主導。
業界分析認為,美方立場的讓步,代表著協商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若在本月下旬於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夕,韓美兩國領導人能夠實現高層級的政治溝通,這筆 3,500 億美元投資的僵局有望迎來實質性的緩和契機。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