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周二 (21 日) 當選日本第 104 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首相。這項消息迅速引發關注,不僅因其性別突破,更因她的右翼政治底色與強硬政策導向,恐將深刻影響在日經商中國人、旅日中國人及中國遊客的生存與發展環境。
高市早苗的政治標籤鮮明。作為日本右翼代表人物,她曾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主張修憲承認自衛隊軍隊地位,並以「日本優先」為核心,提出繼承並發展「安倍經濟學」,試圖通過貨幣寬鬆、國防與尖端技術投資重建「強大日本」。這一路線從她上任前的政策動作已可見端倪。
就在當選前兩星期,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突然收緊「經營管理」簽證新規,將申請資本金從 500 萬日元大幅提高至 3000 萬日元,並要求企業透過第三方機構證明實際經營規模。此外,新增三年以上企業管理經驗或相關專業碩博學歷、僱用全職日籍或長期在留資格員工、至少一人具備日語 N2 水平等硬性條件,申請流程更需經專業人士審核,且禁止使用住宅作為經營場所。
上述新規衝擊立竿見影。截至去年底,持有「經營管理」簽證的外國人中逾半為中國人,十年間人數從 1.81 萬增至 4.16 萬,這意味著至少 2 萬個華人家庭將直面政策調整。
一位在東京經營貿易公司的華人老闆坦言:「新規定出爐前剛湊夠 500 萬日元啟動資金,現在突然要多準備 2500 萬,幾乎不可能完成。」
不僅是經商群體,中國遊客也將面臨成本上升。《日經新聞》上周五 (17 日) 報導指出,政府正考慮上調簽證費,目前單次簽證約 3000 日元,遠低於美英等國千餘元的標準。高市上台後,恐加速這項調整。更重要的是,作為「反移民」強硬派,她可能強化外國人管理,入管局稽查與證件審查趨嚴,高科技從業人員、留學生就職者及創業華人的簽證、工作內容甚至股權合約都將面臨更嚴格審查。
日本社會的矛盾心態在此輪政策轉向中尤為突出。一方面,勞動力短缺迫使日本依賴外來務工者;另一方面,經濟成長乏力催生排外情緒。
今年在日外國人數達 377 萬,佔總人口 3%,外國遊客量屢破紀錄,「過度旅遊」成熱詞。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曾公開示警,高市政策恐重蹈二戰前民族情緒氾濫覆轍,加劇民間對立。有在日華人反映,近期銀行開戶難度增加、公司審查更嚴,隱性障礙正在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的經濟路線意外獲得產業界歡迎。自民黨選舉結果公佈次日,日股飆升至 47,000 點,因市場看好高市將透過財政刺激、量化寬鬆及關鍵領域投資拉動經濟,與中國扶持新能源、晶片等產業的路徑相似。政策明確拒絕「低階勞工」,但對生物化學、半導體、AI 等領域人才加大補貼,釋放出「選擇性開放」信號。
日本首位女首相的上任不僅開啟政治新章,更以一系列強硬政策攪動社會神經。在華人群體的適應與調整中,這場「日本優先」的變革將如何重塑中日兩國互動,仍需時間觀察。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