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 (Fed) 本周再度小幅降息一碼 (25 個基點) 如市場預期,市場觀察人士分析,華爾街真正聚焦的焦點並非利率調整,而是 Fed 宣布將於 12 月 1 日前結束縮減資產負債表 (Quantitative Tightening, QT / 量化緊縮) 計畫。多位策略師認為,此舉象徵貨幣政策工具重新往同一方向發力,有助於提升金融市場流動性並緩和借貸成本。
降息如預期 終止縮表成政策轉向關鍵
Fed 官員一直關注就業市場降溫與景氣放緩風險。美國政府因關門停止發布部分官方數據,但芝加哥聯準銀行「即時失業率預估」(Real-Time Unemployment Rate Forecast) 顯示,10 月失業率可能升至 4.4%,創 2021 年 10 月以來新高。該水準長期被視為接近充分就業邊緣,使決策者決定適時加大支撐力道。
市場分析指出,過去降息同時縮表使政策呈現「一手踩油門、一手踩煞車」。終止縮表則消除互相抵銷狀態,政策訊號更為明確,有望帶動公債需求回升並壓低短端殖利率,改善金融環境與風險偏好。
縮表是什麼?與金融環境變化息息相關
縮表是 Fed 停止回購到期債券,讓資產負債表自然縮減,使市場流動性下降的一種方式。新冠疫情期間,為避免經濟急凍,Fed 大規模買入公債與抵押房貸證券 (MBS),資產負債表自 2020 年 2 月約 4.2 兆美元,膨脹至 2022 年 4 月約 9 兆美元。隨後為對抗通膨,Fed 同步啟動升息與縮表,目前資產規模回到約 6.6 兆美元。
債市人士表示,大買家退場使債券價格承壓、殖利率上升;企業、政府、消費者資金成本也隨之攀升。此時若 Fed 持續降息卻仍縮表,政策力道將產生矛盾,因此終止縮表被視為貨幣環境轉守為攻的訊號。
擔憂流動性壓力 國內市場需求轉為主導
近期 Fed 官員多次提醒需留意市場資金緊俏。包括理事華勒 (Christopher Waller) 在內的政策官員均指出,若繼續縮表,銀行體系準備金恐回落至不安全水準,使短期融資利率偏離政策目標,影響金融穩定。
與此同時,美國就業明顯降溫。市場普遍關注 Fed 在抑制通膨與維持就業之間的平衡,以避免政策施力過度。分析人士認為,停止縮表釋出更積極支持經濟的訊號。
改買短天期公債 支持借貸活動改善
Fed 表示,未來到期的 MBS 與機構債務所得將再投入短天期美國公債 (T-bills),提高政策調節彈性,也更能精準管理市場流動性。
短天期公債殖利率是整體融資成本的重要指標。殖利率走低,有助降低企業與家庭借貸利率,包括企業發債、車貸、信用貸款等,使資金更順暢流入實體經濟。
市場解讀,政策轉向將支持國內需求與企業投資,有助景氣回穩。
股市看多情緒升溫 後續仍須觀察通膨路徑
華爾街預期,市場流動性改善可望支撐標普 500 等主要股指後市表現,科技股亦受益於較寬鬆的借貸環境。不過策略師提醒,能否延續漲勢仍取決於通膨回落與後續經濟數據。
整體來看,結束縮表為 Fed 政策路徑帶來新訊號。但投資人仍需關注後續經濟指標與風險狀況,以評估資金行情能否持續。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