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求是》雜誌發表文章,提到國際主導貨幣的更替反映國際格局的變化,但國際主導貨幣由一國主權貨幣來承擔存在內在不穩定的問題,因此有需要形成少數強勢主權貨幣的良性競爭及激勵約束機制,未來國際貨幣體系可能繼續朝著少數幾個主權貨幣並存、相互競爭、相互制衡的格局演進。無論是單一主權貨幣或是少數幾個主權貨幣作為國際主導貨幣,主權貨幣國都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強化國內財政紀律和金融監管,推動經濟結構性改革。
他提到,跨境支付體系是全球貨幣資金運作的動脈,但傳統跨境支付體系面臨的問題逐漸顯現,因此跨境支付體系正多元化發展,新興跨國支付系統及區域性多邊支付系統等陸續出現,跨國支付效率進一步提升,中國亦已初步建成多通路、廣覆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網絡。
潘功勝認為,未來應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核心,建構多元、高效的全球金融安全網,維護全球金融監理規則的一致性與權威性,是防範與化解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關鍵路徑。不過,國際金融組織亦需要推動治理改革,動態反映成員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地位,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和代表性。(mn/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