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先買後付(BNPL)領域金融科技公司Klarna集團(KLAR.US)及其部分股東計劃通過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募資至多12.7億美元,將重啟其此前因市場波動而擱置的紐約上市計劃。
根據Klarna週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該公司及部分投資方擬以每股35至37美元的價格發行3430萬股股票。若按發行價區間上限計算,結合文件中披露的流通股數量,Klarna上市後市值約為140億美元。
具體發行結構中,Klarna計劃自行發售560萬股,其餘2880萬股由“售股股東”(包括公司高管、紅杉資本相關實體及Heartland
A/S等早期投資方)出售。
事實上,Klarna早在今年3月就已向美國SEC提交公開IPO申請,但受4月特朗普政府貿易戰引發的市場震盪影響,上市計劃被迫暫停。此後,此前推遲IPO的多家金融科技企業,如eToro集團、Chime
Financial等,均已重啟上市進程。
總部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Klarna,憑藉“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支付服務嶄露頭角——疫情期間在線購物熱潮推動該模式快速普及,也讓Klarna迅速崛起。在首席執行官塞巴斯蒂安·西米亞科夫斯基(Sebastian
Siemiatkowski)的主導下,公司正全力推進“全球數字銀行”轉型,目標是吸引用户開通借記卡及其他金融產品,拓展業務邊界。
作為Klarna的主要競爭對手,Affirm Holdings(AFRM.US) 今年股價已累計上漲45%。
財務數據方面,Klarna提交的文件顯示,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內,公司總營收為15.2億美元,淨虧損1.53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其總營收為13.3億美元,淨虧損3800萬美元。
Klarna在上月發佈的財報中透露,公司已為潛在的不良貸款計提了更多準備金。不過西米亞科夫斯基強調,這一舉措並不意味着無法償還貸款的用户數量有所增加(更多是基於風險預判的審慎財務安排)。
此次IPO由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牽頭承銷,文件同時列出了另外11家參與此次交易的金融機構。Klarna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KLAR”。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