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本週一,國產GPU黑馬摩爾線程(688795.SH)開始申購,招股説明書顯示,摩爾線程發行價為114.28元/股,是今年以來發行價最高的新股,本次發行股票數量為70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約4.7億股,按114.28元/股的發行價計算,上市時總市值將達537億元。
摩爾線程本次IPO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為80億元,將成為今年以來A股第二大IPO項目,僅次於7月16日在滬市主板上市的華電新能,也是年內最大規模的科創板IPO。
摩爾線程成立於2020年6月,專注於全功能GPU的研發與創新,公司創始人張建中曾擔任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期間推動GPU技術在中國市場的生態建設。因此,摩爾線程也被稱為“中國英偉達”。
2020年12月,摩爾線程便完成天使輪融資。2021年2月,摩爾線程完成數十億元Pre-A輪融資;同年11月,順利完成20億元A輪融資。2022年底,摩爾線程再次完成15億元B輪融資。2024年12月底,摩爾線程完成52.25億元的Pre-IPO輪融資。
作為A股首家以全功能GPU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摩爾線程的招股説明書揭開了其“全明星陣容”股東圖譜:包括深創投、騰訊投資、字節跳動、紅杉中國、五源資本、GGV紀源資本、和諧健康保險、招商局創投、前海母基金、聯想創投、博時基金、北汽產投、中國保險投資基金、中關村科學城、上海國盛資本等60多家國資、互聯網巨頭、知名VC與上市公司。
一個由產業資本、國家隊和頭部投資人共同構築的資本與產業共同體浮出水面: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5全球獨角獸榜》,摩爾線程估值310億元。
2025年6月30日摩爾線程申請在科創板上市,從受理到上會僅用88天,創行業最快記錄。
在證監會科創板“1+6”改革政策發佈滿100天的背景下,摩爾線程的過會被市場視為科創板提升審核質效、強化科技創新支持力度的鮮明信號,將以“國產GPU第一股”的身份登陸科創板。
摩爾線程表示,公司本次發行並上市的募集資金將應用於摩爾線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訓推一體芯片研發項目、摩爾線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圖形芯片研發項目、摩爾線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公司本次發行融資募集資金使用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展開,按照公司業務發展和技術研發創新路線對現有業務進行提升和拓展,有利於公司提高技術攻關創新水平、加速實現新產品的量產及產業化,完善GPU產品和生態佈局,從而持續提升公司關鍵技術創新和核心競爭力。
多重利好因素為其估值提供支撐:國產替代紅利:英偉達AI芯片出口受限背景下,國產GPU需求激增,摩爾線程已進入多家頭部企業採購名錄。技術自主可控:公司是國內唯一同時掌握圖形渲染與AI計算技術的全功能GPU廠商,產品覆蓋B端(數據中心/AI計算)和C端(消費顯卡)全場景。政策與生態加持:作為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摩爾線程獲政策傾斜;與中國移動、美團等戰略投資者合作,加速技術落地。
民生證券稱,摩爾線程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構,並形成了覆蓋AI智算、高性能計算、圖形渲染、計算虛擬化、智能媒體和麪向個人娛樂與生產力工具等應用領域的多元計算加速產品矩陣,產品線涵蓋政務與企業級智能計算、數據中心及消費級終端市場,能夠滿足政府、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等在不同市場中的差異化需求。
(A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