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發表報告指,小米(01810.HK) -1.960 (-4.806%) 沽空 $25.24億; 比率 13.443% 第三季收入和毛利率與該行以及市場預期一致,經調整淨利潤達到113億元人民幣,超出預期,主要得益於智能電動車業務實現盈虧平衡、投資處置收益和其他收入。對於傳統業務,鑒於儲存芯片價格上漲和IoT競爭加劇帶來的壓力,預計小米策略上將從保銷量增長更偏向保利潤。同時,高端化戰略以及如小米 MiMo/Miloco/HyperOS3等AI發力將有助於對抗行業逆
風。
報告指,第三季小米智能電動車及新業務板塊收入按季增長36.4%至290億元人民幣,超越33.8%的銷量增幅,主要得益於YU7 SUV車型佔比提升推動綜合均價按季上升。儘管規模效應增強,受YU7車型爬產初期成本偏高及SU7 Ultra貢獻比例下降影響,第三季毛利率按季小幅下降0.9個百分點至25.5%。但得益於營運效率持續提升,板塊扭虧為盈,季度營業利潤達到7億元人民幣,單車利潤突破6,000元
人民幣。
相關內容《藍籌》小米(01810.HK)第三季non-IFRS淨利潤按年升80.9%至113.1億人民幣 勝預期
基於近期產能技改提升情況,該行將小米2025年和2026年銷量預測僅微調至41.2萬台和71萬台,但考慮到後續新增產能的增加及產品線佈局的豐富,認為當前預測值存在上調潛力。略微下調2026和2027年每股盈利預測2%/1%,以反映儲存價格的邊際影響,但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71.9港元微降至71.14港元,認為短期內大部分負面因素已在股價調整中反映。(ha/u)(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1-19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