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評級亞太區企業評級董事賀丹表示,內地惠譽預計補貼大戰不可持續,在2025年三季度見頂,隨後趨於理性。補貼戰發起者阿里-W(09988.HK) +2.300 (+1.345%) 沽空 $10.49億; 比率 12.406% 和京東-SW(09618.HK) +1.000 (+0.765%) 沽空 $9.18千萬; 比率 10.656% 本質是「以外賣帶零售」。阿里、京東用高頻外賣引流至即時零售與低頻電商,補貼退潮後的用戶留存仍待觀察。
董事賀丹表示,市場格局大體不變,美團在正餐外賣的份額變動有限。行業利潤空間小、規模門檻高、美團有稀缺運力與優質商家的先發優勢。對照國際,多數國家全國性、可持續盈利的平台不超過兩家;第三名若盈利,多為局部或階段性。競爭強度抬升將壓低行業利潤率。內地反內捲監管基調為不反對競爭與適度補貼,但反對以犧牲騎手權益和擾亂秩序為代價的惡性競爭。三大玩家現金充裕,補貼戰完全停歇可能性小,小規模補貼可能常態化。
賀丹表示,即時零售(非餐品類)高速滲透,格局演進。當前整體仍未盈利,但市場潛力大。高增長吸引更多參與者,除現有三家外,拼多多(PDD.US) 、抖音等可能加碼進入。短期由運力密度與前置倉網絡驅動;中長期由供應鏈效率、品類結構與用戶運營決定格局分化。而差異化初現,如阿里繫在品牌與供應鏈協同方面具有優勢;美團-W(03690.HK) +3.200 (+3.200%) 沽空 $10.62億; 比率 16.393% 在多品類供給與高密度履約方面佔優。
她指出,整體餐飲方面,外賣大戰強化線上優勢,推動餐飲品類兩極化。行業整體線上景氣、線下承壓;客單價下行、性價比訴求增強;下沉市場更強(中西部、縣域開店增多);品類分化加劇,低客單高頻(小吃快餐、地方小炒)表現更好。行為出現遷移,補貼與競爭推動線上滲透提升;就餐習慣向到家與到店自提轉移;連鎖加速佈局外賣友好型門店與產品。平台資源與補貼更偏向品牌商家,部分賽道頭部化加速;現製茶飲的集中度提升尤為明顯。
反內捲措施強力,產能出清速度減緩。快遞行業由約8家公司主導,過去十年高速擴張、產能過剩、價格戰頻發;電商增速放緩加上低價平台崛起,使價格壓力向快遞傳導。反內捲政策上,全國按區域調價;重點區域按成本底線執行(例如,義烏1.2元和廣東1.4元);漲價後企業價差與業務量市場份額「鎖定」,防止惡性搶客。政策針對電商快遞件,不影響散戶件。主要影響加盟制電商快遞公司,三通一達、極兔-W(01519.HK) -0.150 (-1.484%) 沽空 $1.74百萬; 比率 2.190% 與順豐(06936.HK) -0.120 (-0.314%) 沽空 $7.25百萬; 比率 9.823% 、京東受影響程度不同。短期由商家和電商平台承擔本輪漲價成本波動,長期由消費者埋單。快遞行業三季度利潤見底,四季度盈利改善可期。對快遞行業格局的影響,短期難以根治產能過剩,可能放緩產能出清;長期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加盟制需走差異化競爭、提升產品及服務解決同質化。(ad/d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0-30 12:25。)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相關內容《大行》花旗預測阿里(09988.HK)及京東(09618.HK)「雙十一」平台GMV分別錄高及中單位數按年增長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