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工信部及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電子訊息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提出期內主要預期目標,規模以上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鋰電池、光伏及元器件製造等相關領域後電子訊息製造業,年均營收增速達到5%以上;個人電腦、手機向智能化、高端化邁進。
目標還包括,到2026年,預期實現營收規模和出口比例在41個工業大類中保持首位,5個省份的電子訊息製造業營收過萬億(人民幣.下同),服務器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75英寸及以上彩色電視機國內市場滲透率超過40%。
《方案》稱,促進人工智能終端邁向更高水平智能創新,鼓勵各地推動人工智能終端創新應用。研發高性能輕量級擴展現實(XR)等新型終端設備,鼓勵創新產品形態、提高質量水平、培育高端品牌。加快提升新一代整機裝備供給能力,推動5G/6G關鍵器件、晶片、模塊等技術攻關,加強6G技術成果儲備。
在破除內捲式競爭中實現光伏等領域高質量發展,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引導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鋰電池產業,指導地方梳理產能情況。加快研究以強制性國家標準為基礎的儲能電池產品安全推薦目錄。支持協會商會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加強重點行業監測預警和風險提示,有序調整產業規模。
《方案》指出,加快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的消費電子、時空訊息等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鼓勵地方定期開展產業鏈供需對接,用好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支持深化供應鏈金融體系,形成大中小微企業常態化、長效化的溝通機制。
此外,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指導耐心智慧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鼓勵企業合理兼併重組、轉型升級等,促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
《方案》提到,充分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強化國內全產業鏈優勢,增強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韌性,幫扶企業有效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穩定手機、電腦、電視等重點產品貿易水平。支持電子訊息製造業企業發揮靈活性,提高供應鏈彈性,擴寬多元化貿易渠道。鼓勵金融機構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對電子訊息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優化跨境貿易結算。 (WL)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