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要指數今日低開高走,創業板指領漲。截至收盤,滬指漲0.28%報3352點,深證成指漲0.93%,創業板指漲1.65%。全天成交1.32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量1833億元,全市場超3800股上漲。
ETF方面,創業板50ETF華夏、 創50ETF富國、 西部利得創業大盤ETF、創50ETF工銀、華安創業板50ETF、景順長城創業50ETF、 創業板50ETF嘉實、鵬華創50ETF、招商創大盤ETF、 創業板50ETF國泰漲超2%,領漲寬基ETF。
目前跟蹤創業板指的指數基金超40只,其中易方達創業板ETF最新規模867.29億元,位居同類第一。
創業板指數整體呈現出高波動、高彈性的特徵,成分股市值多數在100億-300億之間。從目前指數成分股的行業權重分佈來看,電力設備及新能源佔比最高,在30%左右;其次是醫藥、電子、計算機、非銀行金融等,總體偏成長。成分股中,寧德時代為第一大權重股,權重接近20%;其次是東方財富、匯川技術、邁瑞醫療、温氏股份等。
作為"流動性敏感型"資產的典型代表,創業板指數成分股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超過9成,輕資產、高研發的特性使其對融資成本變化尤為敏感。歷史數據顯示,在2015年、2019年兩輪降息週期中,創業板指分別錄得84.4%、43.8%的累計漲幅,顯著跑贏滬深300等寬基指數。
消息面上,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全力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發揮好類平準基金作用;將進一步出台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措施;將發佈新修訂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發揮資本市場併購重組主渠道作用。
國信證券此前認為創業板在市場反彈時,展現出比其他寬基指數更優的上漲彈性。覆盤歷史行情,其進攻性強勁,在近年反彈行情中,漲幅超越滬深300等指數。
從基本面看,主板(非金融和“三桶油”)和創業板2025年一季度利潤、營收增速回升,特別是創業板回升力度更為明顯。主板(非金融和“三桶油”,不含北交所)和創業板25Q1扣非淨利潤增速分別提升20.3和28.8個百分點,由負轉正至7.7%和17.4%,兩大板塊營收增速分別提升1.1%和5.3個百分點至0.1%和7.9%。
此外,深交所4月30日發佈公告稱,修訂創業板指數編制方案,並將於2025年6月16日正式實施。具體而言,修訂內容包括:一是引入ESG負面剔除機制,剔除國證ESG評級在B級以下的股票,降低指數樣本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概率;二是引入個股權重上限機制,通過設置權重調整因子,使單隻樣本股權重在每次定期調整時不超過20%,將單隻樣本股對指數的影響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經評估,優化措施實施後不會造成指數樣本股及權重大幅調整,不改變指數運行特徵,對指數樣本股和跟蹤產品運作不產生影響。深交所表示,本次修訂旨在進一步優化完善指數編制方法,提升指數可投資性,更好滿足各類投資者的資金配置需求。修訂充分聽取市場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借鑑近年來寬基指數編制創新理念。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